站點對站點 VPN(虛擬私人網路)是一種能在兩個或多個完整網路之間建立安全連線的 VPN,使這些網路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像在同一個內部網路中一樣運作。
站點對站點 VPN 會加密各網路間的通訊,譬如公司總部與分公司之間的資料傳輸。
企業通常透過站點對站點 VPN 來:
- 連結位於不同地區的公司辦公室;
- 建立內部設施與外部資料中心之間的安全連線;
- 確保合作夥伴(如供應商與經銷商)之間能安全溝通。
站點對站點 VPN 是如何運作的?
站點對站點 VPN 會在網際網路上,於不同地點的兩個或多個網路間建立一條安全、加密的連線。可以把它想像成一條「資料通道」,讓資料在各站點之間傳輸時保持安全不外洩。
以下是站點對站點 VPN 的運作步驟:
在每個地點建立 VPN 閘道
每個站點都會配置一台裝置(通常是具備 VPN 功能的路由器或防火牆),作為該網路的「出入口」。VPN 閘道負責將資料加密、傳輸、接收,確保通訊安全。
建立安全加密通道
當兩個閘道成功連線後,便會在它們之間形成一條加密通道,對外界上鎖。
大多數站點對站點 VPN 會採用 IPSec 協定套件來建立並保護閘道之間的連線。 這套協定不僅能加密資料,還能驗證資料的完整性與來源。
資料通訊的加密與解密
在資料離開原始網路前,IPSec 協定會先將其加密成無法辨識的亂碼。只有抵達另一端的閘道後,資料才會被解密還原。換句話說,即使資料被攔截,若沒有正確金鑰也無法存取。
以下舉個實際例子說明。
假設一家科技公司在巴黎與芝加哥各有辦公室。每天兩地團隊都需要分享檔案、執行應用程式並更新同一份程式碼,同時確保傳輸中的資料不會被竊聽或攔截。
以下是兩地團隊如何透過站點對站點 VPN 來實現這一點:
- 每個辦公室的 VPN 閘道就像該地網路的「安全大門」。
- VPN 通道連結兩地閘道,形成一條在背景中穩定運作的加密專線。
- 當巴黎的工程師開啟儲存在芝加哥伺服器上的專案時,請求會先經由本地的 VPN 閘道加密後傳送,抵達芝加哥的閘道後再被解密並轉交至伺服器;伺服器回傳資料時也會經過相同的過程。
對團隊成員而言,就像在同一個區域網路中協作一樣流暢。而在背後,團隊資料其實正穿越數千公里遠的安全加密通道,外人無法存取或竊取任何內容。
站點對站點 VPN 的優點
若你的企業在多個地點設有辦公室,或經常與合作夥伴緊密協作,站點對站點 VPN 能讓工作流程變得更輕鬆:
具成本效益
使用站點對站點 VPN,不需要再為辦公室間的專線連線投入高昂費用。它利用公共網際網路建立安全連線,節省基礎建設成本。
安全性高
在各地之間傳輸的所有資料都會被加密,確保敏感資訊不會被竊取或攔截。
這對處理機密資訊的企業來說尤其重要,譬如律師事務所在分所之間傳送案件文件時。
可擴充性強
隨著業務成長,站點對站點 VPN 也能輕鬆擴充以納入新地點。無論是新增外地分公司、海外倉庫,或連結合作夥伴的網路,無須重建架構即可整合進 VPN 系統中。
總而言之,站點對站點 VPN 是一種兼具經濟實惠、安全與彈性的方案,能讓企業網路維持穩定連線。
VPN 的種類
很多人會搜尋「站點對站點 VPN 的種類」。
嚴格來說,站點對站點 VPN 並沒有「不同類型」,因為這項技術本身是標準化的。人們所指的通常是「VPN 的不同應用方式」。
一般而言,VPN 可分為三大類:
- 遠端存取 VPN:讓個別使用者安全連線至私人網路(譬如遠端工作的員工);
- 站點對站點(S2S)VPN:在網路間的不同地點的建立連線(譬如總部與分公司);
- 商業與消費型 VPN:透過服務提供者的伺服器傳輸網路流量,以保護隱私、提升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這三種類型的用途截然不同。哪一種最適合自己取決於實際需求與目標。
站點對站點 VPN 與遠端存取 VPN 的區別
這兩種 VPN 都能建立安全連線,但其運作方式與應用場景截然不同:
站點對站點 VPN 連結的是整個網路,譬如公司總部與分公司。只要裝置連上該網路,就能自動進入 VPN 連線,無需每位使用者單獨登入。
這種架構非常適合需要持續在不同地點之間通訊並分享資料的組織。
遠端存取 VPN則讓個別使用者能在任何地方安全登入公司的內部網路,並在單一裝置(如筆電、手機、平板)與公司網路之間建立一條加密通道。
這類 VPN 通常用於在家工作或出差時使用。它靈活便利,適合遠端工作者或行動團隊,但不像站點對站點 VPN 那樣能連結整個網路。
哪一種 VPN 更適合你的需求?
|
功能
|
站點對站點 VPN
|
遠端存取 VPN
|
|
用途
|
連結整個網路(譬如總部與分公司)
|
讓個別裝置連線至公司網路
|
|
存取方式
|
所有連上網路的裝置自動擁有存取權
|
每位使用者需個別登入連線
|
|
設定難度
|
較複雜,每個地點需配置 VPN 閘道與網路設定
|
較簡單,只需安裝 VPN 用戶端程式
|
|
網路架構
|
將兩個以上的公司網路整合為一個
|
個別裝置連線至中央公司網路
|
|
適合對象
|
擁有多個辦公地點或合作網路的企業
|
遠端工作者、出差員工或行動團隊
|
站點對站點 VPN 的常見應用情境
站點對站點 VPN 在許多實際商業情境中都非常重要,以下是幾個常見的範例:
- 多地辦公的企業:譬如零售連鎖企業將總部與全國各地門市連線,以共享銷售資料。
- 與外部合作夥伴協作的組織:譬如製造商安全連線供應商的系統,以交換資料。
- 跨國企業:譬如金融公司在倫敦、紐約與東京之間建立加密通訊通道。
站點對站點 VPN 是擁有多個辦公地點、合作網路或國際分公司的企業首選。它能讓資料共享更安全、通訊更穩定,確保業務順暢運作。
站點對站點 VPN 的不足之處
雖然站點對站點 VPN 是維持多地網路連線的強大工具,但它也存在部分不足之處:
設定複雜
要讓站點對站點 VPN 正常運作,不止點一下「連線」這麼簡單。使用者必須設定 VPN 閘道、建立通道,並確保連線雙方的設定完全一致。
因此,設定 VPN 閘道與 IPsec 通道通常需要具備專業技術人員操作,且須定期維護以確保穩定性。
效能限制
由於站點對站點 VPN 仰賴公共網際網路進行傳輸,因此會受到各地之間的延遲與頻寬的影響。
此外,加密過程本身也會增加延遲。雖然一般作業中不太明顯,但對於語音通話或視訊等對延遲敏感的傳輸,可能就會造成影響。
潛在擴充性問題
要連線兩個辦公地點相對容易,但若要同時連結五個、十個甚至更多地點,尤其是分布於不同國家、採用不同網路架構的地點時,複雜度就會急速上升。
每新增一個地點都需要進行額外的設定、測試,有時甚至要重新調整已完成的部分設定。隨著規模擴大,還可能需要更高效(也更昂貴)的 VPN 閘道來處理增加的流量。
安全性風險
加密技術本身很強大,但最脆弱的環節往往是設定錯誤。像是使用過時的加密協定、忘記更新防火牆規則等,都有可能讓系統出現漏洞。因此需要定期進行安全稽核與系統更新,從而降低出現以上風險的可能性。
站點對站點 VPN 的替代方案
站點對站點 VPN 並不是唯一建立安全連線的方式。根據你的實際需求,它甚至可能不是最合適的選項。
以下是幾個值得考慮的替代方案:
遠端存取 VPN
最適合小型企業或團隊成員需要在任一地點安全存取公司資源的情況。每位使用者透過自己的加密通道連線,比起連線整個網路的架構更簡單、成本更低。
商業 VPN
非常適合只需要加密與線上隱私保護,但不想進行繁瑣設定的個人或小型團隊。
像 Surfshark 這類工具能在資料傳輸時提供加密保護,確保在公共 Wi-Fi 下的使用安全,並維持瀏覽活動的隱私性。
與站點對站點或遠端存取 VPN 不同,這類服務並非用來連線公司內部資源,而是專注於保護使用者的線上身分與網路活動安全。
如果你的目標是提升個人安全與隱私,而非整合多個網路,那麼這類 VPN 能提供相同的核心安全性,卻大幅減少設定上的複雜度。
你真的需要站點對站點 VPN 嗎?
除非你隸屬於擁有多個辦公地點或跨國分公司的大型組織,否則其實沒有必要使用站點對站點 VPN。對多數人與中小型企業而言,這樣的架構反而顯得過於複雜。
若只是想保護資料安全、在公共 Wi-Fi 下安心上網,或讓少數人能遠端存取公司資源,一般的 VPN 就能輕鬆達成目標。
像 Surfshark 這樣的服務提供強大的加密與靈活的使用方式,無需繁瑣設定,幾分鐘內即可完成安裝並啟用保護。
常見問答集
什麼是站點對站點 VPN?
站點對站點 VPN 是一種能在網際網路上安全連線兩個或多個完整網路(譬如公司總部與分公司)的技術。它會加密所有在這些網路之間傳輸的資料,讓不同地點的團隊能像在同一個區域網路中一樣分享檔案與資源。
站點對站點 VPN 與遠端(點對站點)VPN 有何不同?
站點對站點 VPN 連線的是整個網路,因此網路中的所有裝置都能自動進行安全通訊,而不需要每位使用者單獨登入。
遠端(點對站點)VPN 則是讓單一裝置(譬如筆電)連線到公司網路,通常用於供遠端工作者在任一地點安全存取公司資源時。
如何設定站點對站點 VPN?
要設定站點對站點 VPN,通常需要在每個地點配置 VPN 閘道、選擇 IPsec 等協定套件,並確保雙方的安全設定一致。
由於設定過程具技術門檻,許多企業會委託 IT 專業人員或代管服務提供者進行架設與後續維護。
可以在自己的路由器上設定站點對站點 VPN 嗎?
可以,前提是你的路由器支援 VPN 功能。許多企業級路由器,以及部分高階家用型號,都能透過 IPsec 或 OpenVPN 等協定設定站點對站點 VPN。不過,請先確認你的路由器規格是否支援此功能。
哪一款是最好的站點對站點 VPN?
其實並不存在所謂「最好的」站點對站點 VPN。這項技術遵循通用的網路安全標準,所有廠商都採用相同的核心加密方式來實作。換句話說,不論哪家品牌,通道與保護機制的運作原理都是一樣的。
不同之處在於各家廠商提供的軟體介面、額外功能、可擴充性與技術支援品質。
若只是個人或小型團隊使用,不需要整網連線,像 Surfshark 這類簡化型 VPN 就能提供強大加密、快速安裝,且免除傳統站點對站點 VPN 的繁瑣維護問題。
